文章摘要

表面切削手术前后角膜光密度变化的研究及术后Haze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Authors: 李瑾瑜, 辜美山, 张日平, 孙丽霞, 王贤, 刘彩霞

摘要

目的:了解表面切削手术前后角膜透明性变化,初步建立角膜光密度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对应的数据库。方法:收集我院行表面切削手术的病人74人146眼。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行裂隙灯角膜透明性检查和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0表示角膜完全透光,100表示角膜混浊不透光)测量角膜光密度。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光密度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根据裂隙灯下角膜透明性将术后数据分成透明角膜组和Haze组与术前分别对比。术后角膜光密度与裂隙灯下Haze分级进行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按照裂隙灯分级将不同程度Haze与角膜光密度对应,初步建立术后Haze的角膜光密度数据库。结果:术后3个月时,透明角膜(0级Haze)80眼、I级Haze 49眼、II级Haze 13眼、III级Haze2 眼、IV级Haze2眼。术前最大角膜光密度平均值为19.7±2.47,术后3个月时最大角膜光密度平均值为30.3±7.2,术后角膜光密度比术前升高(Z=−7.404,P<0.001);另外术后Haze组和术后透明角膜组光密度分别为38.2±15.2和21.2±3.51,与术前比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4.783,P<0.001;Z=−5.195,P<0.001)。术后角膜光密度与Haze呈正相关(r=0.819,P<0.001)。各级Haze组对应角膜光密度参考值为I级Haze:29.4±2.58;II级Haze:43.2±5.68;III级Haze:59.5±0.92;IV级Haze: 89.5±14.9。结论:Haze的出现使光密度增加,影响角膜的透明性。手术后裂隙灯观察下的透明角膜光密度较术前高,可能与术后角膜的炎症反应或胶原纤维排列变化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表面切削手术前后角膜的透明性除了传统的裂隙灯检查外,也可以用角膜光密度来评价。用角膜光密度来评价角膜的透明性比单纯的裂隙灯检查更容易发现细微的异常。

文章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