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非急性期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眼底荧光造影特征分析

Authors: ZHANG Juan, MA Yinyan, LI Hua, LI Juanjuan
张娟, 马银燕, 黎铧, 李娟娟

摘要

目的:观察非急性期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诊断为非急性期VKH的40例(80眼)患者纳入研究,总结分析其眼底影像特征。结果:40例患者中12例(24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上皮损伤改变;10例(20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损伤;18例(36眼)患者眼底彩色照片可见已视盘为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皱褶形成的放射状条纹样改变。24例(48眼)非急性期VKH患者眼底荧光造影呈现不典型的荧光素渗漏。其中10例(20眼)FFA表现为早期后极部可见部分高荧光点,至造影晚期均未见高荧光点的扩大、渗漏及荧光积存现象;14例(28眼)可见后极部大量强荧光点,观察至晚期均强荧光点轻度扩大渗漏,呈弥漫的点状高荧光区。6例(12眼)造影均无明显脉络膜视网膜荧光素渗漏,但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提示仍有不同程度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波浪状改变。4例(8眼)病程较长患者其眼底表现为后极部灰白色视网膜下条状、片状纤维瘢痕。40例患者中有37例视盘于FFA晚期呈不同程度荧光素着染强荧光,3例伴少许荧光素渗漏。结论:非急性期VKH眼底改变可以是多种表现,而眼底影像表现提示病变不同恢复程度及进展情况,有助于更为深入、细致、动态地了解该病的组织病理改变、发展转归,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文章选项